5月15日下午,南京商业地产商会、南京钟山风景区建设公司以“南京紫金文化广场改造提升”为主题,组织商管、设计、景观、文创市集、科技等机构专项调研交流,出席活动的南京钟山风景区建设公司总经理陈剑翔向与会者透露,正在升级改造的紫金文化广场将在今年8月以全新形象面世,期待行业机构和专家,以更多资源、更多智慧和创意赋能这个服务南京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商业街区。
紫金文化广场
紫金文化广场位于南京钟山风景区陵园路入口公园内,建筑面积1.7万平米。据运营管理的钟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峰介绍,广场以“文化旅游、体育休闲”为主题,配以特色餐饮、旅游产品、教育培训、健身运动等 多种业态,成功引进南京大牌档、肯德基、小银星艺术培训学校、 励步英语培训机构、宝力豪健身等知名商家,目前已成为集文创展示、设计研发、商业设施、生活服务配套为一体的综合商业街区。
南京大排档
高峰认为,紫金文化广场的优缺点明显。优势是项目本身所处的位置森林摩尔商业街区招聘,靠近景区、交通便利,以及节假日的流量优势。
而项目存在的问题则是主体的建筑以及整体的流量有错位关系。大部分的流量是通过广场直接进入景区,并没有完全流入主体建筑,没有产生相应的转化。节假日的时候广场的人流量还不错,非节假日流量虽可观,但导入商业建筑比较困难,这是广场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人流量的潮汐效应以及不均衡性比较明显,对广场的商户运营和经营带来了很大影响。此外,项目的定位究竟朝什么方向去走,未来如何对业态进行取舍,这个问题需要探讨清晰,以便指导后期的招商和整体运营。

调研考察
与会者实地调研后展开热烈讨论。
交流会现场
江苏泰圣元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学聪从项目管理运营层面提出自己的见解。他提到,紫金文化广场项目首先要解决的是定位,其次是商业研究,然后是定价。他认为,中山陵是南京的典型地标景点,紫金文化广场应该把这个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广场的灵魂很清晰,就是民国文化,建议把相关的商业元素,从外围构造、灯光照明、景观、导视系统、停车收费、连廊等强化这个文化,并相互呼应。对业态改造,他建议满足餐饮需求,除南京大排档,可引进更多品牌餐饮,满足消费者需求。
江苏辉岫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正在紫金文化广场附近运营着新近开业的曼度年华。该公司运营总经理钟利国认为,紫金文化广场是社区商业、景区商业,还是配套商业?需要一个明确的商业标签。从现在目前的业态来看,紫金文化广场可能更像社区商业,没有过多旅游属性的东西,在这方面可以做一些相应的调整。他还建议,充分发挥沿街展示的优势,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创市集、购物消费等活动,让消费者能直接体验,营造商业氛围。街区商业可以闻到空气看到天,可以有更大发展空间。
紫金文化广场
与会的还有3家文创市集的优秀企业。南京耘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庄炜认为,从消费者角度而言,中山陵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能带走,而秦淮礼物,经过不断迭代,越来越有秦淮的风味,而且你必须要到那里去买,她建议钟山文化公司加大对文创产品的研发森林摩尔商业街区招聘,同时不定期举办市集活动,吸引客流。

世通唯德文化传播公司联合创始人周思齐希望多研究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他特别提到紫金文化广场的屋顶花园,可以打造一种有内容深度的市集场景。
南京箩筐文化交流中心总经理张玮玮建议,充分利用商业街区的公园环境优势,把众多商业元素串联起来,为市民提供购物、娱乐、休闲的多元化需求。
屋顶花园
商业街区的空间设计十分重要。南京意达屋空间设计公司创始人王青认为,商业空间是为人服务的,紫金文化广场的目标人群是本地人。他希望从南京人对这个特定商业街区的需求重构空间布局,甚至建议街区更名为“紫金市集”,室内满足周边人群的生活需求,室外满足游客需求,把项目升级为打卡地。第一太平戴维斯华东区策略顾问部助理董事邓亦程、南京戎光科技副总经理徐韵惠等也从商业街区的整体策划、智慧赋能等对改造升级发言。
花园餐厅
主持调研交流活动的南京商业地产商会秘书长冯宪法介绍了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正在组织的《商业街分类指导规范》的国标编制情况,他认为,商业街区正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和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名片,改造提升涉及定位、规划、空间、交通、环境、设施、业态、品牌、智能化、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
南京商业街区的层次正日益丰富,而紫金文化广场连接景区和社区,服务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希望通过改造提升成为南京商业版图的亮点,他同时提议,森林摩尔、佳源广场、名悦广场、曼度年华、紫金文化广场,以及正在建设的龙湖孝陵卫商业项目等商业街区在南京城东崛起,应加大交流合作,差异经营,共同提高运营水平。